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
為群眾代言 帶百姓致富
發布時間:2021-09-13 17:25:06 文章來源:淄博人大 文章作者: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我們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廣泛征集群眾意見,努力改善村居環境,大力發展集體經濟……”近日,記者來到高青縣高城鎮孟荊陳村,王江華正在和幾位村民一起整理村道路兩側的環境衛生。
“現在我們村跟‘江南水鄉’沒啥區別。一條河穿村而過,兩岸的蘆葦整齊排列,有魚兒不時躍出水面,沿河的瀝青路平整筆直地通向村里,房屋排列有序。”一位村民向記者介紹,“這在之前是想不到的。”王江華上任后,下決心將改善村居環境作為首要任務。她認真學習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一體化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改革,全面清理垃圾亂象,成立了由保潔專業隊、兩委干部、公益崗位人員、社會志愿者共同參與的村莊清潔行動長效機制,村莊保潔實現全覆蓋,拆除無功能建筑,治理黑臭水體,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衛生廁所,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幾年的時間,她將一個過去貧窮落后的“多事”村,變成了現在全縣的先進村,在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干出了一番不平常的事業。先后完成了戶戶通自來水工程、村內道路硬化工程,實施了小農水工程全覆蓋,村內全部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村內主要路口安裝視頻監控26個,完成了村內旱廁改造工程、煤改氣工程,贏得了“省級文明村”“省市級美麗鄉村”“文化旅游特色村”等殊榮。
“村書記和人大代表,雖然兩個角色的工作職責有所不同,但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就是為人民謀利益。只有把黨支部書記的工作做得更好,才無愧于‘人大代表’這個稱號。 ”王江華說。為了提高自身素質,她積極參加市、縣人大常委會組織的代表培訓學習和鎮人大主席團的各項活動,學習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的相關法律和規范性文件,了解人大基本理論制度,掌握人大的議事規則和工作程序。通過學習,她增強了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能力,提高了思想理論水平,對如何提出議案和建議,如何參加閉會期間的活動等代表履職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有了系統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了依法履行職務的責任感、使命感,增強了群眾意識、權力意識、法制意識、服務意識、代表意識、監督意識。“帶著群眾的信任、組織的重托,我將依法行使權利,切實做到‘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
人們常說:村書記是“小巷總理”,“上管天文地理,下管柴米油鹽、生老病死”。凡是村民遇到什么天災人禍,碰到什么特殊困難,書記都得第一時間去關心并幫助解決。要當一個好書記真不容易。而王江華就是一個工作勤奮、一心為公的好書記。在美麗鄉村連片項目遷占工作中,孟家村兩位老人的房子必須拆遷,但沒有賠償,怎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任務呢?當王江華找到兩戶人家說明事情緣由后,老人抓住她的手說:“孩子,我誰也不找,我就信你,你讓我咋整我就咋整,這些年我們也不是沒看到,你看咱村里的變化,都是你的功勞呀。我們都老了,幫了不你多大忙,但俺就信你。我們不會難為你,你讓我們啥時候搬就啥時候搬。”那一刻,王江華抱著大娘哭了。“就這么簡單、樸實的幾句話,讓我一下子覺得我的肩膀上壓了千斤的重擔:那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就為這份信任,我還有什么理由喊累,還有什么理由委屈!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還有什么理由為工作的不到位找借口。”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工作,千頭萬緒,事無巨細,都必須一件件地去做、去落實,要當這么大一個村的家,真不容易。王江華不僅以身作則,沖鋒在前,而且發揮村“兩委”人員的作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針對村內基礎設施薄弱、發展后勁不足的困境,王江華和班子成員多次外出考察,學習先進地區的經驗,通過流轉土地近500畝建成了惠民農業高標準園區,淄博瑞園無花果、蒲公英基地,桑葚旅游采摘基地三大產業園區。現在,村里還建成了高標準人造草坪門球場、文化廣場、LED大屏。家住務陳村的村民李大姐興奮地告訴記者:“以前俺們種地一年也就收入千數塊錢,不掙錢不說還十分累,年紀大了的人就更別說了,現在有了這幾個項目,俺們在家門口就能上班賺錢,一年收入一萬三四千塊錢,再加上土地流轉的錢,年收入2萬多呢!”
“人大代表人民選,當好代表為人民。”王江華自從當選為市人大代表那一天起,就決心不負重托,不辱使命,當一名稱職的人大代表。 通過深入群眾,她了解到農村老百姓對農業生產中急需農業機械,在人代會上,她提出了《關于幫助高青縣申請納入山東省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的建議》,以進一步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提升農機化裝備水平,促進農機化快速發展。王江華的建議得到了滿意的答復和辦理。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王江華用自身的行動,實踐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贏得村民的愛戴,為黨旗增添了光彩,樹立了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 如今,孟荊陳村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也隨著環境的改善、收入的增加、人心的團結而不斷提升。王江華也表示,要發揮領頭雁作用,履行好代表職責,多聽取選民意見,扎實開展工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表率、當好標桿。


人們常說:村書記是“小巷總理”,“上管天文地理,下管柴米油鹽、生老病死”。凡是村民遇到什么天災人禍,碰到什么特殊困難,書記都得第一時間去關心并幫助解決。要當一個好書記真不容易。而王江華就是一個工作勤奮、一心為公的好書記。在美麗鄉村連片項目遷占工作中,孟家村兩位老人的房子必須拆遷,但沒有賠償,怎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任務呢?當王江華找到兩戶人家說明事情緣由后,老人抓住她的手說:“孩子,我誰也不找,我就信你,你讓我咋整我就咋整,這些年我們也不是沒看到,你看咱村里的變化,都是你的功勞呀。我們都老了,幫了不你多大忙,但俺就信你。我們不會難為你,你讓我們啥時候搬就啥時候搬。”那一刻,王江華抱著大娘哭了。“就這么簡單、樸實的幾句話,讓我一下子覺得我的肩膀上壓了千斤的重擔:那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就為這份信任,我還有什么理由喊累,還有什么理由委屈!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還有什么理由為工作的不到位找借口。”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工作,千頭萬緒,事無巨細,都必須一件件地去做、去落實,要當這么大一個村的家,真不容易。王江華不僅以身作則,沖鋒在前,而且發揮村“兩委”人員的作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針對村內基礎設施薄弱、發展后勁不足的困境,王江華和班子成員多次外出考察,學習先進地區的經驗,通過流轉土地近500畝建成了惠民農業高標準園區,淄博瑞園無花果、蒲公英基地,桑葚旅游采摘基地三大產業園區。現在,村里還建成了高標準人造草坪門球場、文化廣場、LED大屏。家住務陳村的村民李大姐興奮地告訴記者:“以前俺們種地一年也就收入千數塊錢,不掙錢不說還十分累,年紀大了的人就更別說了,現在有了這幾個項目,俺們在家門口就能上班賺錢,一年收入一萬三四千塊錢,再加上土地流轉的錢,年收入2萬多呢!”
“人大代表人民選,當好代表為人民。”王江華自從當選為市人大代表那一天起,就決心不負重托,不辱使命,當一名稱職的人大代表。 通過深入群眾,她了解到農村老百姓對農業生產中急需農業機械,在人代會上,她提出了《關于幫助高青縣申請納入山東省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的建議》,以進一步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提升農機化裝備水平,促進農機化快速發展。王江華的建議得到了滿意的答復和辦理。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王江華用自身的行動,實踐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贏得村民的愛戴,為黨旗增添了光彩,樹立了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 如今,孟荊陳村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也隨著環境的改善、收入的增加、人心的團結而不斷提升。王江華也表示,要發揮領頭雁作用,履行好代表職責,多聽取選民意見,扎實開展工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表率、當好標桿。
您當前的位置: